精蟲狀況 受孕年齡

最近有位年輕的太太在門診時問我:「醫師,我先生快要60歲了,他的精子會不會有狀況?但我常看到新聞上說,很多年紀比較大的男明星或名人,還是可以生小孩啊!?」

很多人都以為,男性只要還有精子,就可以隨時當爸爸。但實際上,許多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夫妻會發現,懷孕等待的時間比想像中長,或者成功機率沒有預期那麼高,這並非偶然,而有可能是受到精蟲狀況的影響。

男性同樣有「生殖時鐘」

備孕過程我們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女性卵子的老化問題上。而實際上,男性的精子也會隨著年紀慢慢老化。雖然老化的速度比卵子慢一些,但精液的數量、活動力和DNA的完整性,確實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差。只是因為變化不像卵子那麼明顯,所以經常被大家忽略。

隨年齡緩慢下降的精液品質

男性在35歲以後,精液的各項指標開始逐年出現變化。精液的量和濃度會慢慢減少,精子向前游動的能力和正常形狀的比例也會逐漸降低。最需要擔心的是,精子DNA受損的比例在40歲後會明顯增加,到了45歲時DNA受損的比例甚至可能比30歲年輕男性高出2~3倍。

這些變化主要是因為男性荷爾蒙分泌減少、體內有害的氧化物質累積,以及粒線體功能不足造成的。別小看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它們會直接影響到男性的生育能力。

精液品質 年齡

 

自然與人工生殖都受影響

年輕夫妻平均3~6個月內就能懷孕,但如果男方超過45歲,等待時間可能延長到一年以上。研究數據顯示,男性年齡較大時會出現以下情況:

▸臨床懷孕率下降約15%

▸活產率下降約20%

▸即使搭配年輕卵子,流產率仍會上升

這代表精蟲狀況,不只影響受孕,也會提高懷孕後的不穩定風險。

男性年齡 受孕

 

🚨「突變」影響下一代健康

隨著年齡增長,DNA複製時出錯和氧化傷害的情況也會大幅增加,而提高了基因「突變」的機會。部分研究發現,高齡父親的小孩出現以下問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自閉症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30~50%

▸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的風險增加25~40%

▸小兒血癌的風險增加10~20%

▸先天性心臟缺陷的風險增加10-15%

雖然這些風險並不是絕對的,但年齡和風險之間的確存在明顯的關聯性。.

精子的衰退雖然比卵子慢,但高齡的變化已足以影響受孕成功率與下一代的健康。理想策略是趁年輕做好規劃,搭配健康生活與專業檢測,延長自己的生育黃金期。如果男性已經超過40歲,也別灰心,積極檢查,並透過專業的生殖醫師協助,仍然能大幅提高懷孕的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