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癌症還能做試管嬰兒療程嗎?
當癌症來敲門,正在備孕的夫妻便會面臨一個揪心的問題:「我未來還能嘗試備孕,亦或是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嗎?」癌症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可能打亂生育計畫,尤其是需要化療或放療的患者,常常擔心治療會影響卵巢或睪丸功能,甚至讓懷孕夢想遙不可及。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癌症患者是否能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可能的風險與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在治療與生育間找到平衡點。
癌症治療對生育力的4大影響
癌症本身可能不直接影響生育力,但治療方式(如化療、放療、手術)卻可能對卵巢、睪丸或子宮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以下是常見4大影響:
1.化療:化療藥物可能損傷卵巢儲備,導致卵子數量減少或卵巢早衰,尤其對35歲以上女性影響更顯著。對男性而言,則可能因化療影響精子生成,導致精子數量或活力下降。此外,化療也會影響卵子與精子的「減數分裂」,讓卵子與精子無法正常分化。
2.放療:放療範圍越靠近生殖器官,則風險越高;像骨盆或腹部放療可能直接傷害卵巢或睪丸組織,甚至影響子宮內膜的著床能力。同時,放療有可能直接打斷染色體,導致卵子或精子產生「基因變異」。
3.手術:若罹患子宮、卵巢或睪丸等癌症,手術可能移除部分或全部生殖器官,會直接影響生育能力。
4.荷爾蒙治療:某些乳癌或前列腺癌的荷爾蒙療法可能抑制卵巢或睪丸功能,暫時或長期影響排卵與精子生成。

癌症患者能做試管嬰兒療程嗎?
答案是:視情況而定。是否能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取決於癌症類型、分期、治療計畫,以及患者的身體狀況。
例如:乳癌初期患者在治療後進行試管療程的成功率較高;而癌症末期或血液癌症,如白血病患者可能因治療強度高,卵巢或睪丸功能受損嚴重,需更多醫療介入。以下是3種常見情境:
1.確診癌症但尚未治療:若癌症尚未擴散,且患者身體狀況穩定,醫師可能建議在治療前進行「生育力保存」,如冷凍卵子、胚胎或精子。例如:乳癌患者可在化療前進行促排卵療程,冷凍卵子或胚胎,過程通常只需2–3週,幾乎不影響癌症治療時程。
2.正在治療癌症:正在治療癌症的患者通常需等待身體恢復,因為化療或放療可能影響卵子或胚胎品質,甚至增加孕期併發症風險。
3.癌症治療後:癌症治療結束後,醫師會評估卵巢功能(透過AMH數值、月經恢復情況)或精子品質,決定是否適合進行試管療程。一般建議治療後至少等待6–12個月,確保身體無復發風險且荷爾蒙穩定。

癌症治療前—-生育力保存的黃金時機
若癌症患者在治療前即有生育規劃,建議盡早與主治醫師及生殖專科團隊討論,評估可行的生育保存方案。常見的保存方式包括:
1.卵子冷凍:適合單身女性。只要尚未懷孕,且身體狀況允許,便可於治療前快速進行取卵與冷凍保存,不受月經週期限制。
2.胚胎冷凍:已婚女性可考慮,將卵子與配偶精子受精後冷凍胚胎,日後再植入子宮。
3.精子冷凍:男性癌友可於治療前留存精液,冷凍保存以備未來使用。
4.睪丸取精術:適用於無法射精或無精症的男性。
這些方法能讓癌友在治療後仍有機會透過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實現生育夢想。
癌症不再是生育的絕對障礙,現代醫學已為患者開闢了許多可能性。透過生育力保存、試管嬰兒療程,以及腫瘤科與生殖醫學的跨領域合作,許多癌症患者,仍能迎接新生命的希望。
每一位癌友的狀況皆不同,建議與主治醫師及生殖專家密切討論,量身訂做最適合的生育計畫,讓「抗癌」與「實現為人父母的夢想」都能兼顧。